学院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作者:时间:2025-09-11点击数:

为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与时代使命感,2025年9月8日下午,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西校区国内大厦四号楼408会议室举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并特别邀请了现场参与纪念大会的合唱团与志愿者师生代表进行交流分享。本次座谈会由学院党总支组织员、辅导员张昭主持。

座谈会伊始,参会师生们共同观看了央视新闻发布的《5098》教育短片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代表参与纪念大会的现场视频,一起回顾中国人民的14年英勇抗战史和阅兵现场激动人心的时刻。

院长宋毅向所有师生表示了崇高敬意与诚挚感谢,高度赞扬大家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出色的表现和良好风貌。她勉励师生们深刻理解历史,珍惜当下和平,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讲话结束,院长为现场参加纪念大会的志愿者师生赠送礼物,并发表深切寄语。

在志愿者师生分享环节,多位代表结合自身岗位,畅谈体会与收获。吴嘉怡以“按下快门如同扣动扳机”为喻,阐释了新闻传播学子的责任与使命。李轩宇则着重分享了合唱团的严苛选拔和高强度训练的经历,对于能够亲历这一历史时刻深感自豪。陈星斗坦言参与此次纪念活动就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实践课,给予自己极大震撼与激励。三位志愿者共同感谢学校所提供的宝贵机会,并表示能够参加此次纪念大会深感荣幸与骄傲。

志愿者代表柳宇宣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所在岗位东巡队的故事,北外志愿者将“做不穿军装的军人”作为誓言——虽不在受阅方阵,却同样以挺拔的姿态向祖国报到;陈晓冉在梳理志愿工作中的流程与细节的同时,特别提及志愿精神对自己的触动与鼓舞;孟卓凝则告诉大家通过此次志愿经历,深刻理解了“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意义。

王狄老师为大家讲述了从排练到正式合唱的艰辛过程,充分肯定了北外学子强健的体魄与坚定的意志,并从艺术育人角度对学生培养与课程设置提出建议;范明老师则结合高强度的直播工作实践及与外国专家交流经验,指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迫切性,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

在交流座谈阶段,与会师生踊跃发言,回顾历史、感慨国家发展,副院长刘滢提出殷切嘱托,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作为新时代北外人、国新人的使命担当。陈小龙书记作总结讲话,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活动,努力讲好学院故事、讲好学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本次座谈会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对经历的深刻总结,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它进一步筑牢了国新全院师生的理想信念根基,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学院师生必将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国家与时代的北外华章。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