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苏羽

作者:时间:2025-07-06点击数:


艺术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影像国际传播、纪录片创作、影视文化研究、欧洲电影史论、视觉及影像心理学。


任教课程:面向本院及全校开设本硕及双专业融合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实务、纪录片创作、中外影视文化、影视文化研究等课程。


教育背景

· 中国传媒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及摄影双文学学士学位(2010)

·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文学硕士(2012)

· 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艺术学博士(2016)

· 法国里昂第二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


科研及著述情况

围绕影像国际传播方向,采用人工智能及脑成像前沿技术在影像内容生产与受众洞察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促进学科大跨度交叉融合,以第一作者在《Cerebral Cortex》《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发表多篇SCI/CSSCI论文。同时,持续关注中国电影/纪录片国际传播及欧洲区域文化研究方向相关议题,作为编委发表重要行业报告。

· Prediction of individual brain age using movie and resting-state fMRI(Cerebral Cortex,2024.01)

· 《呈现与治愈:阿伦·雷乃电影中创伤记忆的视觉化表达》(《当代电影》,2022.07)

· 《“第一届神经电影学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23.01)

· 《迈向脑连接组学: 静息态和观看电影时的脑连接研究》(《电影艺术》2023.04)

· Long-term Chinese calligraphic handwriting reshapes the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 VBM study(PLOS One. 2019.04)

· Long-term Chinese calligraphic handwriting train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rain network efficiency(PLOS One. 2019.01)

· Long-Term Experience of Chinese Calligraphic Handwriting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Stronger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Related Brain Regions(PLOS One.2017.01)

· 《2018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银皮书:2018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2019. 11)

· 《个案研究——成长中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启示》(《银皮书:202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2022.09)

· 《文化折扣视域下主旋律电影的国际传播现状》(《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1)

· 《“文化例外”:述评法国艺术电影生存环境》(《探寻电影之美2017论文成果集》,2017.04)

· 《镜头下的《家园》——中国自然类纪录片中的故事化叙事》(《科普创作》,2019.06)

· 《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05)

· 《法国纪录片的政策优势与产业环境》(《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2012.11)

· 《与奥斯卡碰撞:华语电影“走出去”的体认与反思》(《当代电影》,2013.04)

承担课题情况

参与《中国纪实影像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研究》、《我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与行业评价体系建设》、《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及影响力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传播业历史与现状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关系史研究》等国家社科重大及教育部重点项目。


主要荣誉及社会服务

· 曾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负责国际项目策划,翻译及选片工作

· 于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挂职,任中心主任助理(2017-2018),入选教育部、中宣部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

· 参与多部专题片、纪录片及各类对外传播宣传短片的摄制工作。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创作多部国际传播及跨文化交流类短视频作品,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并在央级媒体及海外播出

· 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纪实组)终评专家评委;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选片人;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光影青春“国产影片推选专家

· 作为发起人及组委会成员,组织第一、第二届神经电影学研讨会 ,连续两年做特邀报告(2022,2023)

· 受邀任北京疾控中心全球健康智力核心能力培训专家(2023)

· 受邀任新世纪的跨国关怀—欧洲影像艺术展映暨学术研讨会活动策划人(2024)

· 受邀任中宣部下属五洲传播中心外宣纪录片策划及审片专家(2020-2024)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优秀教学奖(2021、2023、2024)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优秀教学奖(2022、2023、2024)

联系方式:bisuyu@bfsu.edu.cn





上一条:宋奇 下一条:郑一卉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