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国际新闻采编业务研究等。
简历:1991年获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2004年从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流动出站,成为我国报界第一位新闻学博士后。曾在国家主流新闻媒体工作15年,2004年被全国新闻出版署评为高级编辑,2006年被北外作为人才引进,之后转评为教授。
著述情况: 《搅动晚清帝国秩序的力量》《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史》《开满鲜花的河流》等。其中《搅动晚清帝国秩序的力量》一书,首次把19世纪早期外报对外中国报道作为研究专题,以新史料、新视野,拓展了研究领域,填补新闻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近年在《新闻记者》《新闻大学》《新闻战线》《中国文化研究》《新闻爱好者》等CSSCI学术期刊、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新闻史研究系列成果《在华外报与“中国国民性”话语生产探源》《为“天朝”建构“新世界”》《谁是“野蛮人”》《19世纪中国报业与新型知识分子》《看不见的“推手”》《西洋镜”里的末世图景》《西方殖民欲望渗透的晚清中国军事形象》等,一些成果被《新华文摘》《新闻与传播》等杂志转载和摘发。
学术论文:
在华外报与“中国国民性”话语生产探源,《新闻记者》,2017年第7期。
看不见的“推手”:《中国丛报》与1834年“律劳卑事件”报道研究,《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为“天朝”建构“新世界”,《新闻记者》,2016年第4期。
谁是“野蛮人”:19世纪早期在华英文外报议题研究,《新闻大学》,2017年第6期。
“西洋镜”里的末世图景:1832年《中国丛报》的中国报道,《新闻战线》,2017年第8期(上)。
怎样培养会讲中国故事的人,《人民周刊》,2016年第9期。
把“模拟融合媒体”引入课堂:以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新闻战线》,2016年第5期。
政治话语与个人情感的双重变奏,《同济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19世纪中国报业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春季刊。
吸纳“地气”,彰显“风骨”:都市报竞争力问题的思考,《新闻记者》,2013年第2期。
殖民欲望浸透的晚清军事形象,《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5期。
在编读互动中寻求创新,《新闻战线》,2008年第2期。
“亚罗号事件”的冲击波,(合著)《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4期。
把握时代主流,“趣味”“学理”并重,《青年记者》,2010年第12期。
副刊研究:寻求理论创新的基点,《新闻战线》,2008年第11期。
中国早期副刊编辑思想的发展,《青年记者》,2008年第5期。
活一池春水:论五四时期副刊文化主体与副刊文本建构,《青年记者》,2008年第2期。
理想是一种“逃离”,《人民周刊》,2015年第11期。
“个性化”的评论更多地体现“共性”内涵,《新闻战线》,2004年第6期。
电视受众的主动性新探,(合著)《山东视听》,2006年第10期。
部分研究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世纪在华外报与中国形象研究;主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鸦片战争前英美在华外报与中西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