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欣,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变迁、数字游戏理论、影像民族志、数字出版。
主讲课程: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国际视听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学学术写作》(英文)、视觉传播实务。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文学博士
纽约大学新闻与纪录片专业文学硕士
中国传媒大学法学专业法学学士、新闻学专业文学学士
工作及创作经历:
3年国内外媒体报道经验和7年纪录片创作经历。作品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见于北京电视台、美国公共广播电视(PBS)、纽约公共广播电视(NYCTV)、Investment News等。以导演、制片人、剪辑师身份,创作完成6部纪录电影、3部纪录短片及3部系列纪录片,曾获包括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受关注纪录电影奖”、艾美奖在内的15项国内外电影节奖项;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网络纪录片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短名单在内的21项国内外电影节提名。代表作:《养猫的人》(2024)、《工厂狂想》(2023)、《蓝色防线》(2020)、《76天》(2020)、《一年》(2019)、《虚你人生》(2018)等。
期刊论文(部分):
1. 《数字游戏本体论视角下国产游戏“中华性”建构的历史逻辑与范式创新》,《出版广角》,2025年第22期(一作,CSSCI扩展版)
2. 《西方游戏理论中“游戏”观念的流变与未来》,《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5辑(独作,CSSCI来源集刊)
3. 《重绘游戏思想史谱系:游戏思想史视野下电子游戏本体论的断裂与重构》,《上海文化》,2024年第10期(独作,CSSCI扩展版)
4. 《溯源与突变: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的本体转向与治理路径》,《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一作,CSSCI)。
5. 《开源的代码与隐匿的边疆:DeepSeek全球南方舆论场中的数字地缘政治图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4期(通讯作者,CSSCI)
6. 《数智时代的国家认同与主题出版融合发展路径探析》,《科技与出版》,2024年第2期(一作,CSSCI)
7. 《人机协同视角下生成式AI新闻的前沿应用与规制进路》,《新闻爱好者》,2023年第11期(通讯作者,CSSCI扩展版)
8. 《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与出版范式转型探析》,《出版科学》,2023年第2期(一作,CSSCI)
9. 《场域理论视角下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出版发行研究》,2022年第10期(一作,CSSCI)
科研项目:
1.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数字游戏生产机制变迁与发展路径研究”。
2.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机制、路径与方法研究”。
3.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4. 参与,红十字国际学院“人道传播的困境与可能:沟通、理解与良知”课题研究”。
荣誉奖励: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24)、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2024)、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3)、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2023)、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2023)、纽约大学学院奖学金(2013)等荣誉奖励。
《蓝色防线》(导演、剪辑指导)获2019年陕西省重大精品项目、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关注纪录电影奖等。《76天》(联合制片人)获第73届艾美奖纪录片卓越成就奖、第81届皮博迪(Peabody)最佳纪录片奖等。《虚你人生》(联合制片人、副剪辑师、摄影师)获2018年西南偏南电影节(SXSW Film Festival)纪录片单元评审团大奖、国际纪录片协会(IDA)最佳创新奖提名等。
学术兼职和社会服务: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研究员(2025-)
学术期刊《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编辑(2024-)
北京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ReelFocus评委(2024)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评优单元评委(2023)
“广东故事”纪录短片孵化项目评委(2023)
Minute国际短片节艺术委员会(2022)
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纪录片单元评审(2020)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评优单元选片人(2020)
电子邮箱:xinliu@bf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