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北外在英语系开设新闻方向,从此拉开了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序幕。英语系1982级至1986级都在本科高年级段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际新闻方向学习。20世纪90年代,北外英语系国际新闻方向暂停。2000年北外重启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翌年成立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明确办学方向,国际新闻与传播也成为北外“十一五”期间新的学科增长点。2014年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建院近十年来,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持“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理念,已建成层次完整、类别齐全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全球传播、战略传播、跨文化传播为核心的学术研究方阵。回顾北外国际新闻传播学科建设40周年,落实北外“区域国别、国际传播、国际组织”发展战略,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资队伍快速发展,教研平台建设已成规模,标志性科研成果陆续显现。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科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1941年正式建校。迄今83年来,她已从一所教授外国语言文学的外国语学院发展成为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外国语大学。北外从事高等教育的历史,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同步并进。改革开放后,北外一方面扩大外语类专业招生、提升外语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以语言教学服务于国家对外传播。20世纪80年代初,北外英语系就着手筹备新闻方向(当时称为“新闻倾向”),1981年五位英语系毕业生参与创办《中国日报》,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国际传播从业者;1985年,英语系1982级8班的18位本科生成为北外国际新闻方向的首批“逐新者”,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此正式拉开帷幕。40年来稳步发展,如今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建设模式和齐整的师资队伍,稳居国内高校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前列。
拓荒: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首设新闻方向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学校要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从1978年至1985年全国教育事业规划纲要(草案)》(下文简称《纲要(草案)》)。这次会议为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描绘了蓝图。依据《纲要(草案)》,1983年教育部批复4所高校恢复新闻专业(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工学院)。同时,着眼于面向世界办教育,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亲自带队,率领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赴英国考察,为开展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寻找他山之石。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代表,时任英语系系主任的杨立民老师跟随考察团,访问了牛津、剑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威尔士大学。回国后,杨老师与刚刚创办的中国唯一一家国际性媒体《中国日报》高层多次会商,积极筹建新闻方向。从最初双方的磋商来看,目标朴素而清晰,就是为国家级外宣媒体《中国日报》定向培养熟练使用外语、掌握新闻基础知识的报纸采编人员。
1985年早春,44岁的王立礼老师风尘仆仆从美国访学回来,国际新闻方向教学组织工作的重担就落在她的肩上。经过几个月的课程设计和准备,1985年秋季学期,王立礼、丁往道、张汉熙三位中国老师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Larry Pinkham分别为学生们开设了《广播与电视新闻》《翻译》《报刊阅读》《新闻写作》课程。英语系1982级的学生对初次设立的新闻方向很感兴趣,从基础班中选拔的18位学生组成8班,进入新闻方向学习。Larry Pinkham出身于记者,擅长英语新闻写作,但是对授课技巧有些隔膜。学生们对她的讲课颇有微辞,但是经她手修改的英语新闻作品,却令人耳目一新。王立礼老师带领学生去《中国日报》实习,受到《中国日报》副总编唐文生的接待。报社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台针式打字机,学生们边实习边学习,期间有些学生的稿子见了报,这为新闻方向几位中外老师的初次探索打了高分。
宋毅副院长采访1983级优秀校友——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先生
从1985年至1989年春季,英语系1982级、1983级、1984级、1985级、1986级都在本科高年级段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际新闻方向学习。短暂的国际新闻方向学习,赋予这些学生与基础班学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气质,《中国日报》副总编辑、1983级8班本科生王浩说:“那时候,我们都很兴奋,我们走路都很快,我们自认为是有专业的人,我们不是为了语言而学语言,我们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反映社会的工具。”基础班的四五个班长和团支书都进入1983级8班国际新闻方向学习,这群“逐新者”思想活跃、学习勤奋、综合素质高,“别的同学是写作业,我们是采访”,以语言为媒,他们早于其他同学迅速进入到正行进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国社会之中。英语学院新闻方向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对外传播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如《南华日报》总编辑王向伟、《中国日报》副总编辑王浩、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凤凰卫视主播许戈辉等。20世纪90年代,北外英语系国际新闻方向暂停招生。
重启:新世纪初期开办国际新闻与传播系
21世纪初全球化进程深刻影响中国,“走出去”成为中国国家战略。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广泛,“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推动高等教育向纵深发展。在这一发展趋势推动下,北外决定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启国际新闻教育,以“向世界说明中国”为使命,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对外传播人才。
2000年英语系副主任孙有中担负起国际新闻与传播系的创建工作,为了做好专业教学计划,他牵头多次邀请《中国日报》、新华社等涉外主流媒体高级记者和编辑座谈,悉心征询国际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等的建议,为新闻系的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探索符合北外特色的新闻专业办学模式,孙有中申请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借此把北外新闻系带入国内高校新闻院系群体。他对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院系做了大量的调研,以寻找既有国际视野和前沿性、又立基于北外传统和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2001 年9月,24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成为国际新闻与传播系的首届本科生,新闻系2001级班长耿一然自称这个班是新闻系的“探路者”,“新闻系很愿意与我们沟通,结合我们的意愿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自建系之初,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就把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一方面,借力国家级对外传播机构,先后与《中国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外文局等涉外新闻传播机构建立了实习基地和战略合作关系,为本科生和硕士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聘请了新华社马胜荣、李竹润、熊蕾和《北京青年报》郦辛等著名编辑记者为兼职教授,将业界经验直接传授给青年学生;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搭建校内学生实践平台,由郑保国带领学生创办了英文报纸First Mover,由王士宇带领学生创建了校园媒体“107调查”,每年度举办“新闻奥斯卡”(年度学生新闻作品颁奖典礼),这些学生媒体和活动延续至今,从这里走出了一届届视新闻传播为终生追求的毕业生。
学生英文报纸 First Mover (December,2018,Issue48)
《107调查》在首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中荣获“优秀校媒奖”(2018年)
2009 年国际新闻本科专业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成为“十一五”期间北外新的学科增长点。国际新闻专业定位于“立足北外传统、面向世界一流、跻身国内前列”——既有北外的外语优势,又参考西方一流办学模式,不游离于国内新闻专业。这一专业特色凸显国际化色彩,体现着十足的“北外气质”。同年,北外与清华、人大、复旦、中国传媒大学被中宣部和教育部列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试点院校,当年招收48名学生。这一项目旨在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外宣媒体培养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项目采取业界学界双导师制,毕业生大多就职于中央媒体和国家部委,其专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获得业界广泛好评。
2019级北外-博尔顿硕士项目学生毕业典礼
2010年,新闻系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此同时,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北外校友马胜荣敏锐地发现全媒体新闻实践发展的重要性。他听说英国博尔顿大学与国内某地方高校的合作陷入困境,觉得这个项目应该在北外发展,于是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进程,与新闻系常务副主任章晓英奔赴辽宁深入考察该项目。经过几轮谈判,两人将博尔顿项目引入北外。孙有中与章晓英牵头启动北外和博尔顿合作项目的设计和申办,刚从美国堪萨斯大学回国任教的宋毅也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201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外-英国博尔顿全媒体国际新闻硕士项目”,这是国内首个全英文教学的全媒体国际新闻硕士项目。该项目的毕业生进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联社等中外新闻媒体,曾获得多项国际性图片和视频报道大奖;该项目也获得了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奖”。相比于国内其他院校,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成立时间不算早,但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了弯道超车。
逐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中国外宣的主调,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发展局面。学校明确提出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的发展战略,于2014年7月7日,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播、英语系1986级本科生许戈辉与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共同为“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揭牌,马胜荣出任首任院长,章晓英担任执行院长。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独立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建院之初,全院仅有专任教师10人、教辅人员2人。十年建设蓬勃发展,学院已组建了一支专业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拥有教授12人,冠名讲席教授2人,外国专家5人。
2016年学院在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国际传播学”,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读83名中国博士生和2名外国博士生。
2017年至2018年,姜飞教授申报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和孙有中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批立项,实现了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
2018年,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至此学院拥有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授予权。
学院主办首届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暨“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首届理事会(2019年)
2019年,新闻学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暂停的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恢复招生;与新华社合作“订单式”选拔培养人才的本科“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战略实验班”首次招生,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和亚洲学院选拔的22名、4个语种的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同年,北外发起成立“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联络全国33家开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和国际传播媒体机构,合力打造“四个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教学交流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研究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供需联络平台)。
2019级国传班学生赴山西开展国情调研
2020年,传播学本科专业首次招生,增设“新闻(日语)”本科方向、“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硕士方向。目前在校本科生218人、硕士生297人。全球传播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陆续建成,服务教学科研。
2021年,研究生培养再上台阶,增设全英文“传播学(全球传播方向)”硕士培养项目,增设“国际出版”和“国际艺术传播”专硕方向。同年,袁军教授和高金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翌年,魏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这些重大项目引领标志性成果喷薄而发,成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牵引性力量。
2022年,学术硕士培养增设“国际视听传播”方向。
2023年,北外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传播分会,秘书处设在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旨在推动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促进国际传播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助力国家软实力建设。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传播分会在北外揭牌
2024年,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首次招生,至此学院拥有“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三个本科专业。同年,学院入选中国新闻奖试点报送单位。四十年来,伴随着中国日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北外国际新闻传播学科依托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雄厚实力、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优势和国际化办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传播、新闻传播史论、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积聚实力,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如今,国际新闻与传播已成为学校三大学科群(通用语学科、非通用语学科、非外语类学科)中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显要学科,是北外“区域国别、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研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学院主办的各类学术会议(2021年-2023年)
回首四十年的探索与积淀,北外国际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日益提升,以中国特色新闻学为引领,构建全球传播、战略传播、跨文化传播、新媒体传播、国际艺术传播的学术研究方阵。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瞄准国家战略、学校发展战略,把握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学科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变革和新规律,构建具有孵化活力和聚合动力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新支点;形成了独具特色、实效彰显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育拥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引领者。
回首四十年来的跋涉与奋斗,北外国际新闻传播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上升,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国际新闻系、国际传播系、国际视听传播系三个教学系各有侧重,建成层次完整、类别齐全的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传承优质的外语新闻传播教育传统,创新博采中西、汇聚中外的育人模式,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国情调研等社会实践,着力培养语言和专业能力兼备的“复语、复合、全媒体”高端人才。
在当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肩负国家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让中国了解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双重任务为己任,追逐着引领中国和世界交流的光荣梦想,奋力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
作者:高金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