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模拟记者提问,老师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3月9日,北外国际新闻学子就今年两会中外记者提问进行了一场模拟演练。一周后,总理答中外记者招待会召开,学生演练中所提问题占中外记者所提问题的近四成。
国际视野,关注民生。美国CNN记者和展颜同学将视线凝视到中美关系上来;澎湃新闻记者和王佳琳同学则将镜头聚焦到“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这一话题。谢庆立老师表示,只通过短短几天的准备,同学们就提出不少高质量的问题,这说明大家的潜力是无穷的。在专业发展方面,只要努力求学问道,每个人都无限的可塑性。
通过对比,寻找差距。雾霾治理是这几年民众关注的热点。马唯佳同学侧重于治理的实际效果,新京报记者则提出“怎么才能让持续的蓝天不再是‘奢侈品’”这一生动而深刻的问题。“如何让提问的语言一针见血、准确精炼,是同学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打磨的。特别是一些常规议题的提问,一定要注意表达的艺术性。”谢老师点评道。
除以上几个问题外,同学就双创经济、城乡教育差距、校园欺凌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通过模拟实战,大多数学生感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出专业兴趣与热情。
供稿/赵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