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灿

作者:时间:2025-07-04点击数:

崔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国际跨文化传播学刊》)编辑


【个人经历】

2016年 获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俄语语言文学)

2018年 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新闻学-国际新闻班)

2022年 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广播电视学)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交换学生(2014-2015)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培养博士(2019-2020)

曾供职于中国日报欧盟分社、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等机构


【研究领域】

新媒体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公共外交


【教授课程】

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美国大众文化、公共关系、传播心理学


【期刊论文】

崔灿,钟新(2025)。青年发展导向下全球新生代人文交流新趋势。《对外传播》,(6),13-17。

蒋贤成,崔灿,钟新(2025)。作为超媒介的“奥运城市”: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双重叙事模式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2),22-30。

崔灿,钟新(2022)。精准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实践策略。《对外传播》,(7),4-7。

崔灿(2022)。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看媒体融合变革。《青年记者》,(13),68-70。

钟新,蒋贤成,崔灿(2021)。构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媒体传播策略——CGTN云南野生象群迁移热点事件报道分析。《电视研究》,(9),20-23。

崔灿(2021)。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实践和分析—以新华社照片墙(Instagram)账号为例。《中国记者》,(3),34-37。

钟新,崔灿,蒋贤成(2020)。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多维度复合与进阶式培养: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十周年毕业生调查。《国际新闻界》,(12),147-168。

钟新,崔灿(2019)。公信力视野下媒体融合的守正创新—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奖项初评入围作品分析。《新闻战线》,(13),33-35。

钟新,崔灿(2019)。中国媒体全球化的正当性与竞争力—对话国际传播知名学者达雅·屠苏。《对外传播》,(6),22-24。

钟新,崔灿(2018)。对话式记者外交基本模式—中国记协“新闻茶座”十年变迁分析。《公共外交季刊》,(夏季刊),25-32。


【参与课题】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021):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21&ZD158)。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022):新时代加快国际传播五力建设研究(22AZD074)。


【指导学生】

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国际传播作品大赛、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数据库建设及可视化设计大赛等全国性高水平赛事中获奖。


联系方式:sashatsui@bfsu.edu.cn


上一条:王晶 下一条:魏伟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