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立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电影新媒介美学、新媒体艺术、数字新技术美学、数字出版
主讲课程:港台电影专题研究、数字媒体技术(英文)、艺术传播实务、爱的艺术:电影、戏剧与社会学的视角、中外电影史、VR影像与传播研究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电影学博士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博士后
纽约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学半年
出版著作:
《参与电影:数字经验、新媒介美学与电子观众》,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2024.6(独立专著)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电子工业出版社,2025年(副主编)
《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意研究 :理论与实践》,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副主编)
主持课题:
1. 《数字人与电影创新实践发展研究》,中国文联部级理论课题,一般项目,2025.6—2026.6.
2. 《XR科技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21YTC039,青年项目,2021.10.15-2023.
3. 《北京XR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北京市文联基础理论课题研究项目,BJWLYJB03,2021.12.31-2022.12.31
4. 《技术比较史视域下VR“电影性”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基本科研项目,255500121003,2020-2023
5. 《虚拟现实参与性美学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基本科研项目,2024JJ041,2024-2026.
代表性论文:
1. 虚拟现实的参与性诗学.中国文艺评论.2023(8):39-56.
2. “观众”考古学:“电力”知觉与布切哈特魔法圈.当代电影.2023(5):11-19
3. 作为技术物的融合电影:DAO、WEB3.0与物质性.电影文学.2023(23):40-49.
4. 元宇宙与电影本体论——从几何光学到精神图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8【该论文收录于《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23年第2期,第2-11页】
5. What’s Metaverse Film? Sci-fi, DAO or Digital installation? Research on the intermediality of the Metaverse and Cinema[J]. Revista FAMECOS, 2022:29(1), e43354.
6. 电影将变?作为知觉合成器的电影与元宇宙[J].电影文学.2022.12
7. 技术力量下的剧场新景观——以2021年央视春晚为例[J].中国文艺评论,2021(06):62-73.
8. “新主流”引领下的现实拓展、多元类型与“想象力消费”——2019中国电影年度报告[J].文艺论坛,2020(01):90-99.
9. 当代国产青春片的“类型焦虑”——电影工业美学的类型观察[J].四川戏剧,2020(04):24-29.
10. “数字经验”的影像表达与文化症候——论新力量导演的“新媒介美学”潮流[J].未来传播,2020,27(04):45-53+137.
11. 《狗十三》:“主体性”存疑之叙事膨胀与媒介坍塌[J].电影评介,2019(08):45-49.
12. 影像的暗处——从《中国为何而战》看东西方权力话语机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8):40-46.
13. 走入城市深处的命名——从都市电影到新都市电影的嬗变[J].当代电影,2014(04):159-162.
14. 电影言说与历史场域的建构——1942—1945年中美电影合作实证研究[J].当代电影,2013(04):138-140.
15. 从《集结号》到《建国大业》:中国电影华丽转身[J].小说评论,2009(S2):228-231.
16. “魔法圈”内外:观众-玩家身份在影游融合中的流动[A].影游融合下的交互影像与受众影响研究[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4.
评论文章:
1. 我本是高山:女性主义的山河图.影博影响.2024(1):39-43.
2. 元宇宙与未来电影:语境、技术与可能[J].中国电影市场,2022(11):4-12.
3. 从影像装置到NFT:元宇宙的艺术形式[N].中国艺术报.2022.3.9.第六版
4. 意大利电影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现实主义的美学形式[N]. 文艺报,2021-08-04(008).
5. 《革命者》:新主流电影的一次全面升级[N]. 北京青年报,2021-07-09(B1).
6. 通向隐喻与批评的长镜头[N]. 文艺报,2021-07-07(008).
7. 一次电影讨论:何为爱情[N]. 文艺报,2021-05-12(008).
8. “纯粹”VR艺术如何存在?[N]. 中国艺术报,2020-11-06(006).
9. 艺术化地呈现“女排精神”是一道难题[N]. 中国艺术报,2020-10-14(009).
10. 北影节VR单元:时间之味[N]. 文艺报,2020-10-12(008).
11. 2012年电影学发展概述[J].艺术评论,2013(03):65-68.
12. 从《阿凡达》看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J].电影评介,2010(17):52-53+56.
获奖情况:
1. 优秀结项《XR科技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21YTC039,青年项目,2021.10.15-2024.6
2. 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优秀项目,电视剧剧本《心门》,2018
3. 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大学“青年编剧扶持计划”奖金获得者,电影剧本《莲界说》,2016
4.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话剧作品《早安,妈妈!》总策划人、制作人,2014-2015
5. 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联合培养博士”出国资助奖学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