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在征途中” ——北外国传班赴新疆开展国情教育社会实践

作者:麴小丹 刘习 吴梅红时间:2021-10-02点击数:

春耕伊始,犁地机和播种机在田间有序作业;秋收时节,收割、采棉、打包在机械的助力下一气呵成。加之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新疆棉花生产的全流程“硬核”满满,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以下简称国传班)学生高雅曼和李梦涵赴新疆开展国情教育社会实践途中记录下的棉花机械化种植生产的场景,书写着棉农的幸福生活。

9月22日, 国传班师生一行36人抵达新疆,围绕着“看新疆区域性开放发展,听新疆一盘棋建设故事,访新疆高质量发展典范”的主题,先后赴新疆五地开展调研。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6名学生也参与了本次调研,以助力当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截至10月1日,学生们已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三大主流媒体发表了近70篇有关新疆经济社会与风土人情的报道。

在乌鲁木齐,师生们参访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新疆软件园,了解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速度与成效;行走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国际大巴扎,见证了“旅游+文创”如何擦亮这一新疆旅游“金名片”。

位于昌吉州的天山天池民俗风情园令师生们体验了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风味美食,从特色民俗和非遗传承出发,见证传统文化的新生机。

在“火洲”吐鲁番,师生们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了国家电网一线巡线工高温环境下作业的艰辛与坚守。

在石河子的调研中,师生们走进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聆听一代代兵团人开发建设新疆的感人故事;在棉花地里与棉农交谈,记录了科技感满满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调研让师生们近距离聆听了该校118位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毕业生的感人故事;而深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和新疆油田公司的采访,让师生从三代石油人的坚守中体会到克拉玛依的“石油精神”。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传班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外语教学优势为依托,以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复语型、复合型全媒体新闻实务教学为特色,致力于培养熟悉我国国情和国际传播规则的多语种、全媒体、跨文化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此次调研恰逢北外建校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的老教授们的回信让在调研途中的师生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希望北外“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国情教育社会实践作为国传班的“必修课”,旨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在实践中提升全媒体报道能力,为未来进入国际传播一线工作夯实基础,恰恰是北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行动与写照。

国传班学生郭姝璇表示,“新疆国情调研途中,我们遇见了许多人,许多故事。记者就像掘宝人一样,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传播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在征途中。”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